2014年9月9日 星期二

Debian 精簡安裝

debian 上的精簡安裝:
僅有圖形介面加中文顯示與輸入 這篇筆記記錄如何只花 1.6G 的空間, 把基本的 debian 安裝到有圖形介面、 可以顯示及輸入中文。 (沒有 firefox、 沒有 libreoffice 等等。)

本文記錄的是在 qemu 虛擬機裡面安裝 7.6.0 版的 32 bit 版本實作經驗。 首先要下載 debian live CD。 對於自由原則高度堅持的朋友, 請搜尋 「debian cd mirrors」, 最後可能是下載 http://debian.nctu.edu.tw/debian-cd/7.6.0-live/i386/iso-hybrid/debian-live-7.6.0-i386-standard.iso 。 如果你的硬體必須採用非自由的驅動程式, 那就改搜尋 「debian live cd nonfree」, 最後可能是下載 http://live.debian.net/cdimage/release/stable+nonfree/i386/iso-hybrid/debian-live-7.6.0-i386-standard+nonfree.iso

然後燒成 cd。 如果是把光碟內的檔案放在 usb 上, 必須採用 vfat 分割而不能用 ext4 分割。 ... (光碟開機安裝步驟省略。)

初步安裝完成並重新開機之後, 用 root 登入。 這個 已安裝套件清單 是我趁系統還很新鮮時用 dpkg -l 列出來的。 此時系統約使用了 1.4G 的空間。 裡面已經有 wpasupplicant、 wget、 w3m 等等基本求生工具。 如果有必要的話, 可以先照著 這篇 赤手空拳接通無線網路。

開始安裝套件之前, 先學一個重要的選項: --no-install-recommends 告訴 apt-get 請勿雞婆, 可以省略那些 (通常會被順便安裝的) 「推薦但非必要的套件」。 例如我會先安裝幾個 「少了它就活不下去的套件」: apt-get install --no-install-recommends lynx vim gpm 其中 gpm 提供文字模式滑鼠剪貼功能。 注意: 如此安裝, 偶爾有可能會遺漏一些重要套件, 例如 roxterm 所需要的 dbus-x11。 你可能因此而需要多花一些時間搜尋少見的錯誤訊息。 又, 網路速度慢的人, 或許也該安裝 netselect-apt 先調整成速度最快的安裝來源, 再往下做。

再來是 X 視窗環境。 參考 這個問答, 再加上 X Window 其他必備基本套件, 我們如此安裝: apt-get install --no-install-recommends xserver-xorg-core xserver-xorg-input-all xserver-xorg-video-fbdev xfonts-base xinit xserver-xorg icewm dbus-x11 sakura roxterm

當然, 這樣一來, 你的 X 只安裝了最基本最一般的 fbdev 顯卡驅動程式。 如果想要發揮硬體的加速等等特殊功能, 就必須再安裝符合自己顯卡的某個 xserver-xorg-video-* 套件。 [2018/5/14 同樣的步驟套用到 kvm 虛擬機裡的 proxmox 4.4 (jessie) 上面時, 必須在開機命令列上面加上 vga=ask 才會啟用 vesa framebuffer。 然後可以選 791 之類的 (1024*768 16bit)。 完整的選項列表請見 這裡。 但要注意: 在 extlinux 開機命令列上打的是十進位 (例如 791); 若是 kernel 開始執行之後, 要用十六進位 (例如 317) 回答。]

接下來我會建一個普通使用者的帳號。 以非 root 身份登入之後, 用 startx 指令啟動 羽量級視窗環境 icewm, 再打開 輕巧終端機 roxterm 不拖泥帶水的 sakura 終端機。 我用 w3m 連到小站玩具烏托邦, 想說中文變亂碼沒關係, 反正文章是我寫的, 還有印象, 只不過是要剪貼幾個英文指令跟設定而已。 結果大驚! 竟然有醜醜的中文可以看! 在 vim 裡面也可以剪貼中文! 太神奇了... 到目前為止都還沒設定 locale, 也沒安裝美美的文鼎楷書耶...? 是因為 roxterm 採用 gtk 3.0 嗎? 查詢已安裝套件, 好像也只有 fonts-droid 有提到中文字型; 但它的字型是 ttf ...? 總之 icewm 就 (很正常地) 無法顯示中文了 -- 隨更改幾個字型設定, 它所管的範圍都無法顯示中文。

所以還是乖乖安裝熟悉的文鼎字型好了: apt-get install --no-install-recommends ttf-arphic-ukai ttf-arphic-uming 然後叫系統產生中文環境所需要的相關檔案: dpkg-reconfigure locales 並選取 zh_TW.UTF-8 。

至於輸入法, 有以下心得:

  1. 不論是安裝 gcin ibus, 從 libvirt 的 virt-viewer 去用虛擬機裡面的中文輸入法都沒問題。
  2. 但是如果先裝一個再裝另一個, 就必須執行 im-switch 才能切換過來。 im-switch 超級肥大, 即使用 --no-install-recommends 也會多佔用 70MB 左右。 如果你選好輸入法以後就不打算再切換, 可以把它刪掉、 再 apt-get autoremove ; rm /var/cache/apt/archives/*.deb 以節省空間。
  3. ibus 只安裝新酷音輸入法 vs gcin 只安裝詞音輸入法, 且兩者都扣除 im-switch 的情況下, ibus 比 gcin 多 100MB 左右。

瑜珈大師 Yogi Coudoux
把自己塞進一個小水族箱裡面去 最後我的系統安裝了 gcin、 清除不需要的套件及下載檔案之後, 大約使用了 1.58 G。 前面所有套件的安裝動作, 也可以這樣合起來一步到位: apt-get install --no-install-recommends $(grep '^[a-z]' pkgs.txt) [請按照你的喜好修改套件清單; 剪貼時不要漏掉最後面的小括弧!]。 雖然等級還有形式都跟瑜珈大師 Yogi Coudoux 天差地遠, 不過還是有一種 「在不太勉強的情況下, 把自己塞進狹小空間」 的成就感 :-) 對於從地平面開始安裝圖形及中文環境, 也比較有概念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因為垃圾留言太多,現在改為審核後才發佈,請耐心等候一兩天。